世界在变化,小小的鞋柜的也在进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鞋柜的进化历程吧。
NO.1安静的鞋柜
最早的时候,鞋柜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柜子,含蓄、默然的待在玄关沉思。
NO.2悬空的鞋柜
后来,为了方便主人放鞋子,它们从原来“坐”在地上变成了吊柜。
只要主人一伸脚,就能把鞋子放好。
(有些贴心的鞋柜还会在下方给主人打上灯带)
NO.3上下组合的鞋柜
再后来,很多主人觉得玄关太过单调,而且储物空间不够用。于是,上下组合的鞋柜出现了,它的收纳空间瞬间多了一倍。
NO.4鞋柜+坐柜
后来,又有人觉得站着换鞋很不方便,于是,鞋柜旁边便多了一个坐柜:
可以坐着换鞋同时又可以收纳鞋子。
NO.5鞋柜+镜子
临出门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梳头发?在鞋柜旁边做一面镜子就不用再跑来跑去了~
看到这里,你是否以为鞋柜已经很完美了?
那你就错了
作为一个积极上进的鞋柜
它会不断的突破自己
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
NO.5文艺的鞋柜
除了满足最基础的实用价值意外,
上进的鞋柜还在不断突破自己,
体现它的精神价值
——让你回家后的第一印象有家的归属感和尊贵感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鞋柜的演变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方便大家能看到更加清晰,
下面我从鞋柜的配置角度出发,
为大家总结一下
鞋柜的价值
鞋柜的配置
A·地柜H=1100mm 大台面,方面搁置随手物品,可配置抽屉
B·吊柜H=1700mm可以用来放置非当季的鞋子
C·高柜H=2400mm大容量首选,柜门可做全身镜
D·鞋凳H=450mm 方便老人、小孩、女性使用
E·装饰柜H=2400mm家庭品味和趣味的展示窗口/侧向收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
虽然鞋柜容量已经很大了,可地面上仍放了一对鞋
究其原因,是人的本性所致——懒
可能会有小伙伴会疑问:纳尼?
我们把进门换鞋的动作做一分解:
1.脱鞋
2.换鞋
3.打开柜门
4.把鞋子放进去
5.关门
一共需要5个步骤,那当下社会的人群基本上超过3个步骤就不喜欢干了
于是,鞋柜兄以“宽恕他人”的心态改变了自己
在满足我们的同时又让自己从传统中解放了出来
所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