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我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我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我的灵魂,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遮蔽了心中的明灯,让我失去准确的判断力。”
- 李开复《向死而生》
△ 前行的路总是荆棘丛生的坎坷,亦或是大石阻断。那又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唯独没有名为“放弃”的路!
去年冬日,在高铁上读了《向死而生》这本书,在内心与李老师产生了高度共鸣和一系列的隔空对话。我和曾经的李开复老师一样,是超级喜欢加班的那种工作狂的类型。创业这几年,经常带领我的伙伴一起“自愿”加班,“拼命、敬业” 曾是我非常引以为傲的标签。 而在看清真相之后,发现这种行为其实是没有智慧的迷失的激进表现。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天地自然的风和雨都不会持久,何况人乎? 如果,可以有更智慧的方法,更有前瞻性的思维和规划,更长远而坚定的方向,很多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比如健康,没有如果、假如或重头再来的机会。
△ 路的尽头是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位自学建筑园林的主持。
对于末那识,每一个伙伴,都是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选择与末那识一起坚持自我,这是几世修来的缘分,又是何等的珍贵。难道不可以对自己、对我伙伴、家人更博爱一点吗?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永远不可能只有一种。除了不休息,除了晚睡熬夜加班,难道没有别的办法来完成目标实现梦想吗? 大大的问号在脑海中回荡......阻碍自己究竟是现实还是欲望?
△ 所谓依山傍水,前院有河水,后院有田,如此梦境的生活,就在眼前。
回想第一份工作时被告知,成为设计师六日都不能休。在第二份工作的时候就更恐怖了,几乎所有法定假日都要上班。领导说,年轻人要努力,要勤奋(最好不要休),要业绩,业绩,业绩!且必须越来越高,不可以有回落,否则昨日的温柔以待即刻变脸成冷眼相对。一年后递交了辞呈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放弃一份来之不易的“高薪“工作和刚晋升的“职位”。原因很简单:没有离线时间。也就是没有自由可以掌控的时间去学习、充电、放空,没有时间思考 ,就不可能做什么可以思量的设计。如果只是盲目的去追求某种物质,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晨露是对早睡早起的嘉奖,毕竟良好的作息,很难。
我本身并不排斥加班,恰恰相反,我热爱加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对我来说太少太少,完全不能满足我对于设计的狂热。但是没有时间可以自由的习,没有自由的空气可以呼吸会让我窒息,想想就会让我毛骨悚然,感到一种窒息和逼近死亡的绝望气息。工作那一年,所获得的所谓的高薪、苹果手机、电脑等奖励,在年底公司奖励的国际游中挥霍一空,信用卡刷爆,回国以后,立刻感觉身体被掏空,魂不附体,而面临的即将又是新一轮的物欲追逐的赛跑!
△ 她在就在那里,欣喜。竹林中的一束光,瞧瞧的散落在她那正在盛开的脸庞。
△ 你看,新绿,其实是泛着嫩嫩的黄,所以春天的代表色-黄绿色。
对于周日离线休息这件事情,回想一下各方反应和执行效果,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同行传来质疑多余羡慕并存的声音, 合作材料商和施工方以为我们在开玩笑,无视居多。我们的多数的客户传来的确是理解支持,我们的家人为此欢喜雀跃,其实不同的反应恰好可以得知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很多"同行"仍旧认为挣钱最重要、假日是客户到店最多的时间一定要迎合客户,绝不能错失任何一个发财致富的好机会。 行业内的材料商和施工方等习惯性的随时打断与缺乏计划和预估的思维习惯,是我们需要应对最大的难题,仔细想来恰恰也是最好解决的。对于和客户的设计沟通方面,依靠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我们精品设计的预约排期模式,本就是足够的。多方面权衡利弊之后,我们通过周日休息,并允许彻底离线,并且这只是尊重人人的开始。
△ 所谓美好,就是在树上开花,你看,花的形态、果的形态、与叶的形态,不同却又相通。
周末离线的这一天,设计师,可以不带手机、不开微信,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完全的断网的自由的自我状态。设计师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这一天她可能是一个咖啡师,可能是一个画师,可能是一个手工艺者,可能是烘焙师,可能是幼师,可能是摄影师,可能是旅行者,可能是禅修者,可能是主妇,可能是爸爸,可能是各种想不到的角色,总之,周日,设计师离线。
△ 前行的路,深邃无边;若有你相伴,大喜。
可是,自我又有什么不对吗?以自我为出发点,有什么不好吗?难道,处处以别人为中心出发,就是对的吗? 自我的一切,难道不是要依靠自我去争取获得吗,难道是要依靠别人的给予吗,又是别人可以给予吗? 对于“自我”二 字,有褒有贬,如何看待,全看自我。翻翻这两年的日记,嘴角扬起了平静的微笑。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再为某些事情懊悔或者羞愧。有的,是一种平静的对视。也许,世间万物就是这般无对,无错。过去,只是过去,未来,还没有来临,只有当下,现在如何想,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
探寻生命的本源,探求生活的乐趣与多变,可以随时享受生活的美好。回忆往昔,反思所为,心存感恩,不断学习和改进。越来越多的人,以铭记初心为题,来提醒自我不要偏离。每周一醒,少少的偏离尚轻松的调整,如果每年一醒,定有遗憾。 初心,目标,远景,规划等等,在理性与感性之中切换,在矛盾中整合和谐,在现实和理想中探寻可行性,从事如此矛盾复杂、在商业资本和艺术文化之间游走的专业设计工作室,若没有离线时间,是不可能存活和发展的。
△ 对于机理的理解,对于材质的感受,自然而然,就是永恒的美。
翻翻这两年的日记,嘴角扬起了平静的微笑。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再为某些事情懊悔或者羞愧。有的,是一种平静的对视。也许,世间万物就是这般无对,无错。过去,只是过去,未来,还没有来临,只有当下,现在如何想,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
探寻生命的本源,探求生活的乐趣与多变,可以随时享受生活的美好。回忆往昔,反思所为,心存感恩,不断学习和改进。越来越多的人,以铭记初心为题,来提醒自我不要偏离。每周一醒,少少的偏离尚轻松的调整,如果每年一醒,定有遗憾。
初心,目标,远景,规划等等,在理性与感性之中切换,在矛盾中整合和谐,在现实和理想中探寻可行性,从事如此矛盾复杂、在商业资本和艺术文化之间游走的专业设计工作室,若没有离线时间,是不可能存活和发展的。
于我个人,周日离线,但又不仅限于此。当然,离线、断网的时间尽量会安排在不影响相关项目工作进展的前提下,根据自我的求知探索内容产生变化。求知欲,是我们目前唯一一种不加以克制的欲望。这使得末那识小伙伴在2017在飞速的成长,在工作方法、专业能力、感知能力等全方面的进步,更加的高效、自律、进取。
△ 自我在想什么,莫急莫问,岁月静好,慢慢的与你分享。
3月的末那识,犹如春天的种子,在肆意的吸收的阳光和营养。毕竟早熟,不见得果实会甜美,你说呢。
△ 就如同颗百年榕树的枝干一般,
愿末那识的伙伴们相互依赖有彼此独立,
在自然万物的滋润下,
枝繁叶茂.....
所有评论 (1)
刘志云2020-10-15
如春雨润物 无声更有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