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是妈妈做的饭菜;
温暖,是杂乱的小窝;
温暖,是爱人在家等候的一缕灯光;
温暖,是相爱之人的甜蜜;
温暖,是....
我们周围有这样那样的温暖,与设计有关的其中以家居设计和产品设计暖心的最多,因为这两个行业与私人息息相关,所以暖起来那么容易。但对于公共设计来讲,这种暖心少之甚少。眼花缭乱的博物馆,高科炫目的企业展厅,喧闹嘈杂的购物专卖店------到处充满商业的味道,哪里还找得到一点点的温情?展厅设计中的温度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公共空间设计带给人温暖之感呢?
有一抹温度,曾在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等候区,也曾在一个个观众椅上,也可能是触摸屏旁的小凳子上,也可能是在医院的导视牌上。那一抹温暖,会是一个小小的功能区,也或淡淡的颜色,也或是小小的装置,也或许是看起来普通的但妥帖的造型。它在人最需要它的时候悄悄的出现,冰冷的医疗场所,空荡荡的展厅,在整个空间它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它隐没于整体设计空间,平平淡淡,但仔细看,它确是被设计煞费苦心的安排,是设计师对人行为举止细致入微观察后的内心感触,所有的这些小心机均源于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的细致关怀,对工作的超级热爱。比如YCTC设计师李秋的《不再蓝调的移动展厅》,对一个排号牌也不放过,非要把板直的led显示设置为软软的天鹅颈,就因为设计师忍受不了排队大厅的枯燥。再比如,一个设计师朋友的客户,坚持要在办公室门口加放等候椅,仅仅为了让快递小哥得以休息片刻。
什么是人文关怀?什么是温暖?还有些国外的例子,那个为了解决父母便秘问题而设计出坐便脚踏凳的小伙子,这样的设计做出看着不稀奇,但实实在在解决了人们的难言之隐。日本无印良品的原研哉,把冰冷的梅田医院设计的温馨动人。
好的设计应该包括温度,像二月天的太阳,冬天里的棉袄,寒风中的斗笠,恋爱中的甜蜜,无论孩童空间,还是购物专卖,一方展厅,甚至一栋建筑,设计者都有责任给空间的穿梭者人,带来一丝温度,一点温暖。
所有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