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Case description
本案,位于中海紫御豪庭,250㎡精装大宅,屋主是一对年轻夫妻,面对原精装交付中浓厚的奢华法式风格,他们更向往一种回归本真的生活状态:原木的温润肌理,美式生活的松弛节奏。综合考虑下,设计师进行了全拆改造设计,风格转向美式自然主义——不刻意、不张扬,用材质的本真与光影的流动,营造温暖惬意的氛围。
原户型为传统大平层,功能分区明确,却暗藏空间痛点:宽敞处显开阔,狭窄处显局促。走道占面积大,浪费空间。厨房设计封闭,餐厅虽大但不够通透。客厅宽敞却布局失衡,缺乏和谐感。主要通道穿越客厅,隔断沙发与电视区,导致空间零碎、视觉干扰。动线不佳,影响居住舒适感。
设计师重新梳理空间逻辑:压缩无效走道,释放更多实用面积;打通厨餐区,构建开放、互动的社交中心;调整客厅布局,弱化穿行干扰,重塑空间轴线与视觉重心。
入户左侧走道分配给餐厅后,餐厅外移,面积得到了扩充。
改造后的餐厨空间,无论是厨房的操作便利性,还是吧台的休闲氛围,都让人倍感惬意。在这里,用餐不再只是简单的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品质的享受。
为了平衡凹阳台带来的空间感,右区设计了一款悬浮式卡座,其独特的框镜造型不仅增添了空间层次感,还让凹阳台部分呈现出一种外凸的视觉效果。客厅与阳台的交界处加入了一个假梁设计,巧妙地将两个空间串联起来。这个假梁不仅从视觉上弱化了阳台与客厅的分隔感,还增添了一份美式自然风的韵味。
阳台打通后与客厅并融为一体,扩大了客厅的空间感,增添了一份通透与敞亮。为了让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设计师将电视机的位置旋转至北面,形成了一个半围合的观影区,有效屏蔽了走道的穿行干扰。
考虑到男屋主从事科技行业,对影音体验有较高需求,电视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载体。设计师在沙发背后延伸出一个充满趣味的多功能桌游区——既是朋友聚会时的欢乐据点,也是独处时刻沉浸手游的私享空间。
同时,设计师也为男屋主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让他在玩手游时能够尽情施展身手,不受任何束缚。
设计师打破传统隔阂,将衣帽间与主卫彻底打通,重构为一套高效流畅的三分离设计,动线清晰、互不干扰。浴缸与衣帽间的融合,更是营造了一种极致的享受感,让人在沐浴时也能感受到舒适与惬意。
设计师遵循:“让大宅不止于大,而更贴近用”的设计理念,将原户型中那些被忽视的过渡区域:过长的走道、空旷却低效的玄关等重新利用并赋予新的功能与美感。
原入户玄关过于宽敞,有些浪费空间。设计师将其适度收窄,释放空间给到了餐厅区域,有效拓展了用餐空间的舒适性与尺度感。
玄关,设计师摒弃了纯装饰性的设计,转而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入户设计了一整排柜子,既方便收纳外套等物品,又在柜子内部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壁龛,用于展示装饰物品。美式田园风格的吊灯和自然元素的洞石材质,成为了视觉焦点。这里不仅仅是归家的仪式感,也是承载记忆、表达审美的生活切口。
餐厅与厨房相连,打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厨房区域,厨房的容量也扩大了一倍。岛台的设计,增加了厨房的实用功能,并形成了一个社交厨房的概念,让烹饪与交流融为一体。
主卧调整了大门的方向,移至客厅,并采用了隐形门设计。这是基于未来五年内家庭使用习惯的考量,预计男女屋主将频繁使用南面的核心区域。而五年后,北面的次卧可能会成为高频使用的空间。这样既满足了当前需求,又预留了未来的灵活性。
主卧的空间原本就相当宽敞,但为了打造更舒适的睡眠环境,设计师对其进行了适当的缩小。缩小后的空间,设计了一个L型的储物柜,满足了强收纳需求。
考虑到男女主人都有在家办公的需求,且办公时间可能存在重叠,主卧内特别设置了一个小书桌。这样,即便他们同时开电话会议,也不会相互干扰,确保了各自的工作效率和隐私。
考虑到房子的承重结构限制,设计师将书房非承重结构全部拆除,将原封闭书房蜕变为一个半开放式多功能空间。既保留了独立区域所需的宁静与私密感,又通过开放界面,实现与公共区域的视觉互动与空气流动,让空间更显通透轻盈。
为满足男屋主办公需求,书房特设一张大尺度定制书桌稳居核心——结构稳固,台面开阔,足以容纳三屏系统,满足科技工作者对多任务处理的严苛需求。人体工学椅、隐藏式线槽、可调节阅读灯,每一处细节都为长时间专注工作提供支撑。
书房的空间较为宽敞,设计师在办公区旁边预留了一个健身区。屋主可以在书房里工作学习,闲暇之余也可健身锻炼,无需走出房间,就能完成从“脑力模式”到“身体激活”的切换。
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