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程度上
设计的基础在于了解和建立秩序系统
然而
我相信我们寻求的建筑之根本实质乃是出自情感和洞察
同时我们在此次建筑设计改造中,我们并没有将入口做成一个非常显眼的一个门头标识。我们把入口的方式变成了一个灰空间,可以让人们在入口也可以停留下来,入口反而形成了以人为主的一个状态,可以更好的跟建筑产生很亲近的关系。让人临近建筑也好,走进建筑也好,从建筑走出来也好,都可以很放松的自由的在整个建筑内和外漫步。
我们将这里打造成目的地,人们平时的生活忽略了自己的第三空间,什么叫第三空间呢?
所谓的第三空间,就是在某个场域下可以寻找到自己,可以找到自己心目中那份生活方式的场所,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慢下来,沉寂在时光里。
从物质性的本体出发
建筑空间成为人们表现自我的一部分
在建筑空间氛围中
折射出本性通往自然自由的样子
场域与场域之间相互贯通
混合与交叉 共性与个性
在空间的流动性中
凸显更多的人与人的可能性
在建筑改造设计中,我们将室内和室外进行连接,建筑内部空间开天井将阳光引进室内,有测算到阳光的走向,阳光晒进来希望在内部空间可以感受到时间。所以天井的阳光不仅简单只是提升空间的体验感受,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让人感受到向往的一个自由度,可以更好的让人们在这里很好的放松下来,伴随着自然,陪伴在人们的此时此刻。
不同空间尺度的连接
构筑人们在场域中的多样姿态
建筑空间、自然、人们的并置时态
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布局与编排
而是在此处真实希望的行为动作的不同组织
成就人们可以在此感受到时光的建筑空间
在创造目的地的时候,我们强特别强调了一个来这里的人的一个心理节奏,例如我们从市区开车到这个地方,希望有一个心理变化节奏,当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这个建筑的时候,心里已经存在一种此时此刻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和建筑融合在一块,把自己的时间交给建筑,让建筑带给自己那份美好时光,我想这就是建筑的魅力
尽管知道整个旅程,知道它通向哪里,我依然倾心接受,给来这里的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项目名称:多功能复合型商业休闲餐饮建筑空间改造项目
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项目完工时间:2023年9月7日
项目面积:1455 m²
设计机构:立造建筑 X 大象空间
主设计师:李聪 远楠
设计团队:张钟湖 魏倩倩 李佩琳
摄影师:何勇健
文案撰文:李聪
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